“青春,就是要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天,把自己的大学时光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5月7日,在和大一新生分享自己的大学经历时,脸上洋溢着青春风采的聂威这样形容自己的大学时光。聂威是武汉城市学院校机电工程学部电气1703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校融媒体中心会长,大学四年一路斩获奖项无数,依然不断拼搏,砥砺前行。

三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02个小时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期间,聂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在地铁站引导疏导群众、帮自闭症孩童排解忧郁情绪等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聂威积极投身志愿活动,利用自己的特长线上完成当地团委媒体宣传工作,深入农村看望留守儿童、宣传爱国文化运动等等,截至近日,他在志愿汇APP上累计服务时长302个学时,在武汉城市学院两万多学子中排名第二。




“大家动作声音都轻一点,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和玩积木。”在武汉三医院烧伤科,看着三四岁的孩子被烧伤,聂威感到莫名的心疼,别的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而这些烧伤的疤痕却要伴随他们一辈子。每周到达三医院后,他都会和伤患儿童的父母沟通好,尽量让他们也融入进来,陪烧伤患儿做游戏、唱歌、画画、讲故事……聂威说:“烧伤的孩子后期都需要功能锻炼,否则,即使表面烧伤好了,形成疤痕,肢体的活动就会受影响。但是枯燥的锻炼,很多孩子会因痛拒绝。如果志愿者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他们会觉得很有趣,这样在活动肢体的时候会忘记疼痛,有利于他们的恢复。”
凌晨4点,学校还是漆黑一片,聂威便早早起床,顶着毛毛细雨前往武汉国际马拉松现场,为赛事提供志愿服务。这是他第四次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武汉国际马拉松的志愿者服务现场。“汉马”是武汉一年一度的马拉松盛典,每逢这样的大型活动,聂威都会踊跃报名参与。2018年,在整整一天的武汉马拉松志愿活动结束后,满是疲惫的聂威还积极地为汉马的志愿者活动做宣传,不知疲倦地在回校的大巴上写下了新闻稿“我院144名志愿者6小时包装24000件包裹服务汉马”,迅速被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诸多媒体转发报道,并荣获2018年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好新闻一等奖、2018年度湖北高校新闻三等奖。
在被问及做志愿者是否感觉辛苦时,聂威表示,当自己融入活动中时就不会觉得辛苦,因为在帮助别人时很有成就感,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深入农村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光发热”
聂威回忆起往昔的志愿者活动时,总会热泪盈眶。此前,聂威在一次前往一个贫困村看望留守儿童的过程中,驱车20公里,接着步行一个多小时,一上午的奔波让聂威感到些许的烦躁与疲惫,然而这些负面情绪在见到孩子们一张张期待的笑脸后瞬间消失。虽然烈日炎炎,但那群孩子们却早早地在村委会门口翘首以盼,想象着孩子们承受着炎热、望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期待的眼神,聂威深刻地意识到,志愿活动不是走走形式,是要由浅入深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要奉献更要坚持。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一个建档立卡户家里,劝说她到村里统一规划的扶贫房居住。那天下着大雨,我和另外一个志愿者互相搀扶着走到半山腰贫困户的家中,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土房很旧、很危险,放眼望去什么都没有。”聂威回忆道,故土难离是最严重的问题,劝孩子重返校园和搬离危房,这两个问题就让我和另一名志愿者劝说了许久,“扶贫房里基础设施很完善,有干净的自来水、有生活设施,生活条件会大大改善。”顶着毛毛细雨,踩着泥巴挨着饿,经过几天的沟通,最终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建档立卡户成功搬到了安全的住所,聂威他们心中悬着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您好,请问您是李萌(化名)的监护人吗,她上学期基本生活是否有保障......”为了核对全县双结双促系统中一千多名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和基本生活保障情况,聂威3天时间打了几千个电话进行回访,了解其个人信息、家庭收入情况、在校学习和生活条件以及现在的困难,对于个别联系不上的留守儿童,立马联系到所在村委会,及时更新家庭信息。
2020年,聂威凭借自身出色的宣传工作,被共青团郧西县委员会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并加入了郧西县志愿者协会,成为协会常驻志愿者。
手把手传帮带 当好学生记者的领头羊
大学四年,除了志愿服务外,聂威还热爱新闻写作,撰写了上百篇新闻稿件,每一个用词都反复推敲揣摩,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精雕细琢,从校报到大楚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中新网、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等各级媒体,13万多字的作品,百万余次敲击键盘,字斟句酌都是为了讲好校园故事。“成为学生记者,是有梦想的成分在里面的。”在四年多的时间里,聂威一步一个脚印让梦想成真。

为了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发展新声音。聂威深知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在融媒体中心担任会长期间,他心系培养融媒体中心的新人。在学校运动会等报道活动中,他提前培训实习记者,指导他们怎样发现新闻、怎样写新闻、怎样完成有效采访。“你这里对于人物的描述不够全面,你可以多问一下他平时训练的技巧和以前的比赛经历,了解一下室友、老师对他的认识等等。”聂威对实习记者既严格又有耐心。两年时光,他带领融媒体中心撰写了无数篇新闻和微信推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位学生记者,在2019和2020年度湖北高校好新闻评比中,我校报送的新闻作品获奖数屡创新高。
“你采访的主人公故事情节介绍得不够,要突出细节,多角度了解他。”深夜,聂威仍在修改实习记者撰写的新闻稿,有时候改到凌晨一两点钟,宿舍熄灯就摸黑修改。作为融媒体中心第一任会长,他总是身体力行,组织迎新、军训、运动会、招聘会等大型宣传报道,带领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冲在第一线。
晨光熹微之时,用笔尖书写校园百态。从想出来到写出来、从写出来再到说出来,讲台上落落大方、大咖面前侃侃而谈。大学四年,聂威不断挑战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在社团、学习、生活中展露头角。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02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019年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等奖,2018年湖北高校新闻奖三等奖,2019年湖北高校新闻奖二等奖、2019-2020年度“德育素质三等奖学金”,并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记者”、“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对于自己过往所获得的荣誉,聂威认为自己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还可以做得更好。